回首來時路 處處恩與情 鄭和像挺立如昔,半屏山依然蒼綠,海校代代學子勤奮向學,但求不負前賢。我們謹此恭祝校運昌隆,海軍興盛,國軍精壯,國家富強。 三十年寒暑是一個世代,對每個人來說,這麼長的日子都不是個簡單的歷程;三十年前那群解纜起錨揚帆待破曉的年輕人,今日又回到育養他們成為革命軍人的校園。他們滿懷感激,思念昔日用心指導諄諄教誨,使他們得以通曉航海技藝順利航渡七海三洋的師長們。抱持著緬懷先賢的敬意,瞻仰著歷代開拓華夏海洋事業的前輩,他們這些後繼者,以過去效命海疆的績效,獻上實踐忠義軍風之紀錄,無愧地回報,這枚錨鍊仍然牢牢地銜接著海軍的傳統。 民國七十二年初冬,海峽季風正盛之時,官校七十二年的同學畢業離校,開始我們效命海上的人生歷程。春去秋來繼志承烈,日出月沒繼往開來,眼中看著遠方海天交會一線,耳中聽著水手回應俥舵的口令,我們無悔地在海上奉獻,我們亦無愧於國人之付託。 官校學業的要求,確實如校歌所訓示:夜以繼日窮究典章,四載鍛鍊精習機航;當在艦隊面對各項挑戰之際,我們開始感謝官校師長的愛心與耐心,在學生總隊的鐵鉆上,鎚打我們服從忍耐的品格,在各種艱難的試煉中,陶養我們無私的胸襟。儘管我們在海上的航程有逆有順,在人生的經歷裡有起有伏,在進修的過程中有成有敗,但秉持無私無悔有情有義的品德修養,讓我們得以屢仆屢起,更讓我們感念師長的提攜。 校園內的一草一木,都留存著我們的回憶,儘管率真廳已經不能展現風華,砲場邊不再有駭人的椰風蕭蕭,但敬端樓、敏德樓與時達樓邊,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在此接受人格陶養與品性鍛鍊的肅穆。從永清路遙望大門,當年感受到如此漫漫長途,要到何時才能順利跨出這道關卡,到大海去追求海上豪傑的兒時夢想。每學期發下來厚重的教科書,頁角邊翻到破損不堪的英文字典,如今回想起來,在求知過程中享受苦盡甘來的成就感,點點滴滴地累積知識,成為乘風破浪必須的音符,亦就如此譜出我們日後在海上成就事業的交響曲。 官校教導我們船頭不見船艉見,在人生聚散的組合中,不同艦艇的部署上,讓我們體會到,艦艇不分大小,艘艘都重要;同志不分高低,個個不能少。同學們有在機艙掌控主機的老軌,亦有在駕駛臺御波迎浪的艦長,更有慎思謀劃的幕僚,還有在校園作育英才的教席。為著華夏雄威邁向海洋,我們以投身此項事業為傲,為此獻上青春而無悔。 三十載前在此開啟我的戎馬生涯,五十歲月在鄉仍願報效國家;隨著國軍保持精壯的要求,同學們次第屆齡解甲,但愛鄉愛國的忠心不減。支持海軍愛護海軍,希望國軍能夠精益求精更上層樓,無負於國人所望。當今日再回到精忠營區,面對著先期學長,我們可以無愧地高唱「我們是一群弟兄」,亦可告慰先賢我們年班這枚錨鍊從未鬆脫。 回顧領袖當年的訓勉,我們雖未見得是第一流的人才,但曾經在有限的資源下,與前後期同學攜手努力,致力於打造第一流的海軍。回首來時路,處處恩與情,我們感激官校師長的教誨,更感念賜給我青春歲月無價回憶的海軍。鄭和像挺立如昔,半屏山依然蒼綠,海校代代學子勤奮向學,但求不負前賢。我們謹此恭祝校運昌隆,海軍興盛,國軍精壯,國家富強。
張競學長小檔案: 近期重要事項 「中興莊樁腳團及中興莊巡狩隊」案 中正國防幹部幹部預備學校鼓號樂隊隊史緣起
|